三十三觀音~德王觀音
〝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應身相〞為德王觀音的〝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曰:「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世所流通之法相為趺坐巖上,左手安置于臍前,右手持楊柳。呈現具德王者之姿。
德王觀音因現梵王身而得名,因此又有「梵王觀音」之稱。《法華文句》提到,大梵天王「從德立名」,因其德行高超,故稱德王。梵王乃色界之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指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王。〝梵〞是清淨之義、清淨之行。大梵天王清淨自在,在色界貴為王者。梵王能支配及主宰人類的一切,地位崇高為六道的天道之首。觀世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一般身份與境界可以教化度脫,所以就化現大梵天王的身相,度化他們依法修行而獲得究竟解脫。
清淨:以身三、口四、意三、所行不染污,遠離惡行謂之清淨。
一、身業清淨:<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身之所行能防一切不善之法。
二、口業清淨:<一>不妄語、<二>不兩舌、<三>不惡口、<四>不綺語,持言說者,以真實誠信。
三、意業清淨:<一>不貪欲、<二>不瞋恚、<三>不邪見,收攝身心、無異念。
生活在人世間,人人求快樂、無煩惱。佛說:快樂不是笑聲產生的喜悅,而是心如琉璃明澈,無憂無惱,少欲、少事、少務,能得清淨心,才是真正的快樂。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像所代表的意義,前面十像列舉部份提供大眾了解,具滿懷慈悲,行于娑婆世界,濟度苦惱眾生,善行圓滿的─「觀世音菩薩」。
天下的父母親都是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父改柑圩娱L流水」,父母愛子女的心是永遠不變,所以孝道是人人必須心系認知的。父母養育教導,應報劬勞之恩。
有一位屠夫忤逆不孝,到山上尋訪要找活觀世音菩薩。菩薩知道此人心性不惡,只是不知孝養家中老母,而化為老比丘要點化他,使其改惡為善。屠夫看到老比丘,就打躬作揖的請問老師父,在山上找尋不到活觀音,請老師父相告活觀音在那里?老和尚(觀音大士變化)說:你要見活觀音,趕快回去,活觀音已經在家了。屠夫問起:不知活觀音是什么樣子。老和尚回答說:你回家看見一個反穿衣,倒踏鞋的老婆婆,那就是你要見的「活觀音」。兒子去南海拜觀音,屠夫的母親很歡喜,不斷的在佛前焚香,祈求菩薩感化這個不孝的兒子。屠夫一向對母親惡言惡語,辱罵鞭打,態度惡劣。當天回到家,跟往常一樣,大聲喊叫:媽媽快開門。母親被吵醒,聽到是不孝子在大喊叫罵,趕快起身,因為怕被罵、被打,心慌的緣故,來不及穿好衣鞋,而將衣服反穿在身上,鞋子倒踏在腳上,匆匆忙忙點燈開門。這位逆子進門抬頭一看,嚇得馬上跪下,瞌頭禮拜觀音。母親不知所措,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說:我是你媽!不是什么觀音?屠夫說:在南海有位老和尚告訴我,你回去看見反穿衣,倒踏鞋就是活觀音。這時老母親才知道,自己衣服反穿,鞋也踏反了,不盡一笑…!
學佛者必須先自利,勤修佛法【為人處事、行為修正】。勤念佛號【念佛號使心不起雜念、心不散亂】可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加持啟發智慧,即有能力利他之行,代替觀世音菩薩解決眾生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修得此心,正是千處祈求千處現,家家都有觀世音菩薩。
典故:
觀音靈驗故事
《高僧傳》東晉法顯西行,從師子國至耶婆提,東下二日,便值大風,法顯以君墀及澡罐等擲海中,但恐商人擲去經像,唯一心念觀世音,「我遠行求法,愿威神歸流,得到所止」。如是大風晝夜十三日,安全到一島邊。法顯返回祖國時,途中遇黑風大雨,亦一心念觀世音,終于達長廣郡牢山,即青島嶗山。法顯自稱,「不顧微命,浮海而還,艱難具更,幸蒙三尊威靈,危而得濟」。
天竺求那跋陀羅來華時風止船停無澹水,法師教眾人同心稱十方佛、念觀世音而得救。以后在江南講經時,因不善華語而惶惑,禮請觀音后,夢一白衣人為其換頭,從此語義通暢。
玄奘西行出關遇莫賀延大沙磧,八百里無鳥獸水草,迷途焦熱,枯骨露野,極為艱絕。法師一心持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驅鬼得濟。隨他的胡人曾起異心,舉刀欲害,玄奘即時誦念觀世音菩薩而使其頓息惡念。途中曾有五天四夜未進滴水,人馬皆臥。玄奘沉默祝禱觀音: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如此至第五夜半忽有涼風觸身,清涼如沐寒水,身累眼明。其馬亦能行,走十里,忽然行岔路而不能止,然突見青草數畝,其人馬共得救。玄奘歷盡艱苦游學印度、求真法研討佛性,但印度唯識佛性說仍與中國所傳有別,因而祈觀音菩薩以決疑。他從那爛陀寺至迦布德伽藍之孤山,禮敬崇山峻巖精舍所刻旃檀觀自在菩薩像,跪菩薩停留時間有發三愿,并以花蔓卜下之:一者愿學成能平安歸國;二者愿生見史多宮隨慈氏菩薩;三者因圣教稱眾生界有一分無佛性者,玄奘自疑不知有無,愿具佛性修行可為稀有?!抖鼗瓦z書》中釋利濟所作《唐三藏贊》「……觀音愿成」,即指此事。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海幢比丘,從其額頭上,出無數百千億梵天。色相莊嚴,世間無比,威儀寂靜。言音美妙,歎佛說法,歎佛功德,令諸菩薩悉皆歡喜,能辦眾生無量事業,普徧一切十方世界?!褂^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過去古佛,隨機示現,豈凡情世智而能測度乎哉!
贊偈:
赴感德王觀世音,性淨妙常香光嚴;慧啟群萌觀自在,梵王身相應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