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svabhadra。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嘅陀菩薩、邲輸嘅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同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被合稱為“華嚴三圣”。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大日經疏》云:“普賢菩薩者,‘普’是便一切處,‘賢’是最妙善哉,謂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逼召t菩薩所乘之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足代表四如意(四種禪定)。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以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故稱普賢。
行者于日常修習中應以具足四大菩薩的“悲、智、愿、行”為方向。“起心動念”如同觀世音菩薩一般的慈悲胸懷;“信念決心”如同地藏王菩薩一般的宏圖大愿;“應機善教(學)”如同文殊菩薩一般的正德智慧;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要真修實證還需“行”如普賢菩薩一般的廣大行愿。
普賢之名始出于《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后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臺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愿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愿,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愿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愿為一切菩薩行愿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愿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愿,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
在密教中,普賢與金剛薩埵同體,列于金胎兩部曼荼羅中,是為密教普賢。金剛界曼荼羅中,為賢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薩之最下位。密號普攝金剛。三昧耶形為劍形。形像依會之不同而有別,微細會左手握拳安腰,右手執利劍;供養會以二手執蓮花舉于胸前,蓮花上有利劍。胎藏界曼荼羅中,列于中臺八葉院之東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寶冠,左手以拇指、食指執蓮花,蓮上有火焰圍繞之利劍;右手臂伸開仰掌,屈無名指、小指。三昧耶形為蓮上劍。密號真如金剛。此外,尚有以普賢延命菩薩為本尊之修法,稱為普賢延命法。
我國四川峨眉山夙為普賢菩薩之道場,傳為晉代蒲翁所開創,于圣壽萬年寺安置普賢菩薩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銅像,并建大閣以安置,爾后崇信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