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丰资本,股市资金杠杆,炒股配资股票,配资在线炒股配资

淺談中國建筑小品——闕、牌坊、華表和影壁

2017-05-10
瀏覽次數:21 次
返回列表


闕在中國古代用于標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宮殿、第宅、祠廟和陵墓之前。闕大體是由最初的顯示威嚴、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漸演變為顯示門第、區別尊卑、崇尚禮儀的裝飾性建筑,例如春秋時(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宮殿的正門建闕;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則宮殿、陵墓均建闕,東漢時許多貴族和官僚的第宅、祠、墓也建闕,以志官爵和功績。闕身上部有人物、走獸、車馬、四靈等浮雕。


牌坊


牌坊又稱牌樓,其來源與古代常用坊門表彰人或事有關。牌樓建立于離宮、苑囿、寺觀、陵墓等大型建筑組群的入口處時,沖天牌樓則多建立在城鎮街道的重要處,如大路起點、十字路口、橋的兩端以及商店的門面。前者成為建筑組群的前奏,造成莊嚴、肅穆、深邃的氣氛,對主體建筑起陪襯作用;后者則可以起豐富街景、標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鎮中有跨街一連建造多座牌坊的,多為“旌表功名”或“表彰節孝”。在山林風景區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觀的前奏,又是山路進程的標志。


華表


華表為成對的立柱,起標志或紀念性作用。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代稱桓表。元代以前(公元1271年以前),華表主要為木制,明以后華表多為石制。華表和欄桿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時的華表主要立在宮殿、陵墓前,個別有立在橋頭的,如北京盧溝橋頭。明永樂年間(公元1402年左右)所建北京天安門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華表是現存的典型。北京文津街北京圖書館的華表是從圓明園移來的,也是華表佳作。


影壁


影壁建在院落的大門內或大門外,與大門相對作屏障用的墻壁,又稱照壁、照墻。影壁能在大門內或大門外形成一個與街巷既連通又有限隔的過渡空間。


唐代史料提到影壁,出土的唐代住宅明器群中也有影壁。宋代繪畫中畫有在大門內外建影壁的圖像。明清宮殿、寺廟、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龍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龍壁也很有名。


北京大型住宅門內用一字形影壁,與左右的墻和屏門組成一方形小院,成為從街巷進入住宅的兩個過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門外,一些巨宅甚至在大門兩側相向建過街門洞,與影壁結合,形成類似通過型小廣場的空間。


搜索